金融街 科技 正文

今年最大自动驾驶收购案诞生,曾经的融资王如今估值腰斩卖身亚马逊

2020-06-28 11:15   来源: 腾讯网

   

像亚马逊这样的物流公司、电商平台在收购 Zoox 这样的科技初创,可以理解成大型的应用场景里面的龙头收购与其领域或者应用场景相关的科技公司,这是非常符合逻辑的做法。

一边是亚马逊——全球市值最高公司之一,另一边的 ZooX 则是美国头部自动驾驶公司,疫情尚未结束,两者促成了今年自动驾驶最大收购案,这也是本年度大型科技公司的最大并购之一。

美国当地时间 6 月 26 日,亚马逊正式宣布收购美国自动驾驶公司 Zoox,这一传闻已久的收购终于敲定。

虽然交易双方均未对收购价格进行表态,但《金融时报》报道称,收购价格超过 12 亿美元。对 Zoox 来说,这一标价甚至不到上一轮融资时估值(32 亿美元)的一半,而对亚马逊来说,这是其在自动驾驶领域最重磅的一次出手。

一位来自国内 L4 级自动驾驶公司的高管告诉 DeepTech,像亚马逊这样的物流公司、电商平台在收购 Zoox 这样的科技初创,可以理解成大型的应用场景里面的龙头收购与其领域或者应用场景相关的科技公司,这是非常符合逻辑的做法。

同时他认为,未来自动驾驶行业还将继续出现类似收购案,除了亚马逊,其他大型场景方同样可能会做出类似的动作,包括中国和国外。而国内的场景方则包括了包括快递、电商、物流、码头等领域大型公司。

“融资王”低价卖身

Zoox 成立于 2014 年 7 月,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据 CB Insight 数据,Zoox 成立以来融资总额接近 10 亿美元。最近的一次融资完成于 2019 年 10 月,金额为 2 亿美元。融资完成后,最新的估值为 32 亿美元。

这一数字与国内头部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接近。数据显示,小马智行在拿下来自丰田的 4 亿美元投资后,估值来到 30 亿美元,融资总额超过 7.2 亿美元。

即使是在美国,Zoox 的估值也超过了同样吸金能力超强的自动驾驶公司 Nuro、Aurora ,在自动驾驶初创当中同样处于头部位置。抛开背靠大公司的 Waymo、Cruise,如此高歌猛进的融资节奏,也让 Zoox 一度被称为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王”。

有意思的是,尽管现在行业共识认为,市面上现有的车辆并不能完全符合自动驾驶的需求,未来还需要开发出更适合自动驾驶的汽车,不过在当下,绝大多数自动驾驶公司都选择对现有的车辆进行改装,以测试自动驾驶技术。

但 Zoox 选择的路线是自己打造专门为自动驾驶技术设计的车辆,他们认为这条路线比改造车辆更好,不需要根据车辆更改传感器方案、调整自动驾驶软件等,也更加适合未来自动驾驶出租车应用的需要。而这也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

Zoox 今年以来曝出的困境也难逃疫情的影响。此前,Zoox 大约有 1000 名员工,规模比多数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更大,而在疫情期间,有报道称 Zoox 决定裁员超过 100 人。

该公司一直在寻求更多的融资,但最新的一轮融资仍然停在去年 10 月。

今年5月,随着媒体曝出该公司正在考虑寻求收购,Zoox 也通过声明直接承认已经聘请投资银行 Qatalyst Partners,帮助其寻找潜在投资者和潜在买家。资料显示,Qatalyst Partners 专注于推动公司并购业务,也有人将其称为最擅长售卖科技公司的投资银行。

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有知情人表示,Zoox 高管已经和数家大型车厂的代表就潜在的融资和收购进行接触。

但如今,多数汽车厂商已经通过收购,与自动驾驶公司深度绑定,在自动驾驶领域投下重注,这让 Zoox 在寻找下家时,可选的范围相当有限。

不久之后,Zoox与亚马逊的“绯闻”开始在市场中流传,随着昨日一纸声明发出,收购最终敲定,但双方均未透露交易的具体价格。

根据目前多方媒体的报道,收购价格在 12 亿美元以上,但未超过 15 亿美元。这一价格较上一轮融资时的估值(32 亿美元)缩水了一半以上。

《金融时报》在相关报道中提到,这将是亚马逊自 2009 年以 12 亿美元收购在线鞋类零售商 Zappos 以来的第二大收购。Dealogic 的数据显示,亚马逊最大的一笔交易是 2017 年以 137 亿美元收购高端食品杂货商全食超市(Whole Foods)。

在收购完成后,Zoox 将继续背靠亚马逊保持公司的独立运营,有知情人表示,Zoox 首席执行官、前英特尔高管艾莎•埃文斯(Aicha Evans)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杰西•莱文森(Jesse Levinson)将继续留在公司。同时 Zoox 管理层将向亚马逊全球消费者业务 CEO 杰夫•威尔克(Jeff Wilke)汇报。

在收购完成后,Zoox 背后多数投资人都能收回资金,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收益。

亚马逊的自动驾驶野心

说来也有意思,马斯克、贝索斯这一对“双子星”虽然出身各异,但近年来两人执掌的公司在充满想象空间的未来出行方式上有着一致的兴趣点。

在航天领域,马斯克的 SpaceX 和贝索斯的蓝色起源都被视为是美国商业航天公司的绝对代表,一方面 SpaceX 已经完成了历史性的载人发射任务,在商业发射市场上一家独大。而蓝色起源除了开发自己的火箭,其开发的月球登陆器也被 NASA 钦点,有望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参与到美国重返月球的项目中。

马斯克另一手的特斯拉则在电动车领域已经攻占全球各大汽车市场,优势明显。而亚马逊则不止一次巨资投入美国造车新势力 Rivian,这也被视为特斯拉 Cybertruck 在电动皮卡领域的最大竞争者。

而在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的辅助驾驶系统在业内人士看来属于毫无疑问的第一,自动驾驶方面则各有春秋。特斯拉专注在乘用车领域开发 L4 级自动驾驶,而亚马逊则将自动驾驶专注在物流和配送领域

路透社曾在去年的一篇报道中对亚马逊在 2016 年 12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获得的专利进行梳理发现,亚马逊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物流相关的领域中有超过 210 项专利,这一数字明显高于苹果和谷歌。

虽然专利数量并未能准确反应各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实际进展,但亦能从侧面表现出亚马逊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野心。

事实上,过去十年来,作为全球最大的线上零售商亚马逊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旨在寻找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方案。它搭建了自己的货物运输机队,并开发了“Prime Air”无人机配送方案。

2019 年 9 月,亚马逊宣布将投放 10 万辆电动配送车。该计划从 2021 年开始施行,2030 年前全部完成投放。这些车辆全部采购自 Rivian。在 Rivian 之前,亚马逊还在 2019 年 2 月投资了自动驾驶初创企业 Aurora Innovation。

更早的 2019 年 1 月,六轮电动配送机器人 Amazon Scout 投入使用。目前这些机器人在人类助手的监管下,于华盛顿的社区和南加州的尔湾(Irvine)服役,工作时间为周一到周五的白天。

在亚马逊这样的电商巨头眼里,自动驾驶在物流和配送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让其有足够的动力参与其中,完善自家的物流配送体系。国内的京东、阿里、美团等公司也在配送领域有着各自的布局。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上月表示,亚马逊利用 Zoox 现有的技术开发“更高效的长期配送网络”的潜力,每年可为公司节省 200 亿美元。

但在 Zoox 现有的进展基础上,亚马逊可能仍然需要投资数十亿美元,才能使 Zoox 的自动驾驶汽车最终成为现实。

自动驾驶公司的整合与倒下

在一位国内 L4 级自动驾驶公司高管看来,亚马逊的这起收购,可以理解成大型的应用场景里面的龙头,收购与其领域或者应用场景相关的科技公司,这是非常符合逻辑的做法。

他向 DeepTech 解释称,从量产的角度来说,科技公司把技术或者产品给到 OEM,结合他们对于车规以及量产的需求,最后形成可量产的产品。如此一来,车厂就可以理解为相对于无人驾驶科技公司的阶段性甲方。

在不考虑车企自己做出行平台的前提下,车企最后量产出来的无人车同样要寻求他的甲方或者应用场景。从这个角度来看,场景方可以理解为供应链上的终极甲方。因此收购也可以看成是推进自动驾驶商用落地的模式之一。

同时他认为,未来自动驾驶行业还将继续出现类似收购案,除了亚马逊,其他大型场景方同样可能会做出类似的动作,包括中国和国外。而国内的场景方则包括了包括快递、电商、物流、码头等领域大型公司。

从 Zoox 陷入困境到最终被亚马逊收购,这一结果也显示出,不管是载人还是物流,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依然长路漫漫,持续的高投入势必还会让更多自动驾驶初创走向关闭或是并购的结果。另一方面,自动驾驶来到实际的落地环节,除了需要与车企合作解决车辆的制造问题,在应用场景方面同样需要找到对应的需求方。

在这样的逻辑下,车企、自动驾驶公司、应用方之间的深度绑定甚至是并购仍会继续。

国内头部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创始人韩旭在近期的一个分享中预测,2020 年,自动驾驶行业会发生大量的整合。

自动驾驶寒风已经吹了很久。过去一年时间里,曾经由 AI 大牛吴恩达创立的自动驾驶公司 Drive.ai 已经卖身苹果,今年 3 月 Starsky Robotics 资金枯竭宣布倒闭,成为首家倒下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

疫情影响之下,虽然无人配送车、无人消毒车恰好展现出了无需人接触和操作的优势,但对整个行业而言,融资难度的增加无可避免。

融资难度的加剧也被视为是自动驾驶领域并购潮的促成因素之一。上述人士也对此表示,融资情况也是让初创公司决定战略的重要因素。

虽然类似的并购可能还将在国内外接连出现,但对交易双方来说,被收购的科技公司往往要具备很多条件,包括技术上场景方是否认可以及为其所用;价格是否合理;科技公司原投资人、团队的意愿等等。

不同的无人驾驶公司对最终被收购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一方面是需要考虑自动驾驶公司自身情况,另一方面,来自场景方的收购需求也是为初创公司提供了一个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亦不算坏事。

合作绑定、整合的动作仍在继续,而亚马逊的出现则代表了一股与车企不同的力量,坐拥丰富的应用场景,亚马逊作为需求方收购自动驾驶公司是否会掀起新一轮的收购潮?这个问题尚无答案,但对这些背靠车企、科技巨头的自动驾驶公司来说,艰难的硬仗还在后面。

-End-


责任编辑:七七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金融街"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