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对年轻人就业的影响有限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意见》提出,逐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这一表述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如何推迟退休?会影响就业吗?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相关负责人和行业专家。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一位负责人介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定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70年来一直没有调整。
专家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显著变化,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现行的低退休年龄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长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施逐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是实施积极人口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四五”规划和长远目标建议中的重要任务2035年。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提高退休年龄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改革进程中普遍采用的改革手段。
推迟法定退休年龄会不会加重就业难?有些人认为老年人不退休就不能就业。但事实上,劳动力市场并不是绝对的一对一的关系。据相关专家介绍,从就业结构来看,部分岗位未来会影响青年就业,但影响有限。
“推迟退休对就业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但效果并不显著。因为老年人和年轻人有很大的不同。青年人的就业机会更多地依赖于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延迟退休所占据的工作并不能完全取代年轻人的就业机会。此外,中国每年有数百万退休员工。与7亿多劳动人口相比,进入延迟退休行列的劳动者并不多。”李长安说。
另一方面,延缓养老基金的实施,不利于养老集团养老金水平的提高。
有人担心,实行延迟退休不是因为养老金不够吗?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的初衷和使命,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也是养老保险工作的“底线”和“红线”。